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推动科技成果从“实验室”走向“大市场”,提升我院师生科研创新能力,助力专利培育与成果转化。5月16日下午,由“鱼化龙”创客空间与工学院工科实验中心联合主办的“高价值专利挖掘、撰写技巧及成果转化路径”专题讲座在学术苑报告厅成功举行。本次活动特邀西安国兆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付盛(国家级高级技术经理人)担任主讲,吸引了学院师生、科研团队近百人参与。

讲座伊始,付盛以“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十年跃迁”为主线,回顾了自2016年国务院“五条政策”撬动高校成果转化,到2025年各地政府密集出台激励措施的政策脉络。他特别强调:“当前,专利已不仅是技术保护的工具,更是科创企业的核心资产。高价值专利的‘含金量’,直接决定成果转化的‘含权量’。”
付盛总经理围绕专利挖掘、专利撰写、专利申请以及成果转化四个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讲解,为师生们提供了系统的知识产权申报全流程指导。通过专利数据库检索案例,警示师生避免重复研发。采用“倒金字塔”结构撰写权利要求,既保证授权范围最大化,又为后续维权留足空间。用“技术问题-解决方案-有益效果”逻辑链增强说服力,提升专利许可谈判筹码。最后,展示了企业+高校,优势互补,完成成果转化的真实案例。


在最后的互动环节,工学院老师提问:“如何平衡基础研究的学术价值与专利的商业导向?”付盛建议:可建立‘专利分级管理’机制,核心突破点优先布局,衍生技术通过‘专利开放许可’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。“鱼化龙”创客空间团队学生代表则表示:“过去总以为专利离创新创业很远,今天才明白‘未转化先布局’的重要性,我们将重新梳理项目技术路线图。”

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,专利已成为衡量高校科创实力的“硬指标”。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知识盛宴,更吹响了工学院向“价值导向型科研”转型的号角。正如付盛所言:“今天的专利布局,就是明天的产业版图。”期待更多“实验室智慧”在制度创新与市场赋能中绽放光芒!
工学院宣 2025年5月21日